防水套管:地下室混凝土結構滲水的14個控制重點
地下室滲水究其發生原因,主要有本體結構滲漏和附加防水層滲漏兩方面。本文針對混凝土結構滲漏進行分析總結,幫助大家遠離地下滲水煩惱。
一、常見地下室開裂滲水類型
1.底板大面積潮濕,無明顯裂縫,無明顯滲水部位;
2.地下室底板、外墻、頂板施工縫(冷縫)位置;
3.局部嚴重滲水;
4.后澆帶兩邊接口開裂滲水;
5.地下室底板與外墻水平接縫位置開裂滲水;
6.電梯井、集水井內滲水;
7.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完成后,結構薄弱位置開裂滲水;
8.出入地下室的給排水管、強電管與墻相接位置滲水;
9. 地下室頂板天窗、通風井周邊滲水;
10. 地下室外墻止水螺桿位置滲水。
二、開裂、滲水主要原因
1.混凝土強度、抗滲等級均達不到設計要求;
2.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混凝土覆蓋間隔時間過長,產生施工縫(冷縫);
3.局部振搗不密實、漏振、混凝土結構松散不密實等;
4.后澆帶澆筑前垃圾、松散混凝土、積水等清理不干凈;混凝土水灰比過大、膨脹補償不夠等;
5.外墻水平接縫處,混凝土澆筑高低不平,止水鋼板不起作用;
6.電梯井、集水井坑內積水未抽盡,導致混凝土強度等級降低;或混凝土振搗不密實;
7.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后,結構形成整體,結構內力重分配后,在整體結構薄弱位置產生應變開裂;
8.出入地下室的給排水管未安裝防水套管或套管周邊混凝土澆筑不密實、或管與導管間沒按相關規范要求堵塞嚴實等;
9.頂板采光井和出頂板通風井未做混凝土翻邊或翻邊高度不夠,施工縫滲水;
10.外墻止水螺桿鐵環片與螺桿焊接時焊縫不嚴密,或脫模過早打松了止水螺桿等;
11.地下室頂板混凝土尚未達到設計強度,施工車輛在板上行駛或堆放大量鋼筋作加工場超負荷使用。
三、施工控制重點
1.地下室防水,以結構自防水為主。要求商品混凝土廠家對外加劑(膨脹劑、緩凝劑、抗裂纖維、引氣型減水劑)提前28天進行試配,并進行混凝土強度等級和抗滲檢測;混凝土必須達到強度設計值和抗滲等級要求;
2.施工前對人、機、料做專項的施工組織設計,并備施工預案。嚴禁地下室底板、外墻、頂板澆筑過程中因各種原因導致停工待料,人為產生施工縫(冷縫);
3.混凝土采用分層澆筑,泵送混凝土每層厚度宜為500~700mm,插入式振動器分層搗實,板面用平板振動器振搗,必須采用機械提漿收面;
4.底板或頂板可采用覆蓋塑料薄膜自養或雙層草袋澆水養護,保持潮濕環境。采用覆蓋保濕養護7天,不間斷養護14天。(北方地區必須采用覆蓋塑料薄膜自養方案);
5.后澆帶內混凝土應在60天后進行澆筑,采用微膨脹防水混凝土,強度等級高于兩側原混凝土**;養護時間28天以上;
6.所有后澆帶施工縫(電梯井、集水井、剪力墻根部、塔吊口、出料口等)宜采用鋼板止水帶(3 mm厚止水鋼板、寬度不小于300mm、折邊30~50 mm,雙面滿焊)或按設計要求采用上等橡膠止水帶;
7.電梯井、集水井結構混凝土澆筑前,井外壁和墊層的外防水施工要確保不滲水,降水水位必須低于坑底墊層底標高,混凝土澆筑時確保坑內無水,振搗密實;
8.地下室結構應變開裂,采用環氧樹脂高壓注漿補裂堵漏;
9.出入地下室的所有管、線,必須按設計要求設置防水套管,且套管內壁與管間,采用專用防水填充材料分次堵塞嚴實。鋼套管焊接固定在外墻鋼筋上,復核無誤后方可澆筑混凝土;
10.出地下室頂板采光井、通風井、梯間等構筑物,必須做防水翻邊,與頂板同時澆筑。地下室外墻脫模時間應大于7天;
11.地下室外墻止水螺桿的止水片厚度應大于1 mm;環寬30 mm,焊縫飽滿;
12.對于地下水位高,水壓大的地下室工程,必須根據當地地質和基坑外原有建筑物結構、市政管網分布等情況,選用合理降水方案;
13.地下室頂板混凝土未達到100%強度,嚴禁車輛通行。嚴禁超重汽車在地下室頂板上通行;嚴禁超設計荷載堆放鋼材、周轉材料、建筑材料等;
14.地下室底板、外墻、頂板防水和防水保護構造,均按設計相關說明和各部位防水構造大樣圖施工。文章來源:防水套管http://www.fglk.com.cn/